今天是:
English | 学校官网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能电青年“三下乡” | 长安大学赴常州“龙城翠影·电光熠耀”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五)

发布日期:2024-07-23    发布人:能电学院-学办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长安大学赴常州“龙城翠影·电光熠耀”实践队于7月17日继续深入常州中国华电戚墅堰发电公司和理想汽车制造基地开展活动。

实践队员参观电厂集控中心

实践队于上午9时到达中国华电戚墅堰发电公司,有关负责人首先为队员们讲解了进入电厂生产区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帽的正确佩戴方法,着装的要求等,有力保障了此次调研学习的顺利完成。负责人首先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电厂集控中心,屏幕上一条条变化的曲线,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展现了电厂中各个机组,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湿度、压力、功率等,各种需要数据一目了然,直观反映出戚墅电厂设备智能化和信息化带来的高效和便捷。

随后,随着轰鸣声的愈发刺耳,空气愈发炙热,实践队员跟随负责人来到3号主机的运行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庞然大物,是包含了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发电机以及吊装设备、保障设备在内的一体化机组。21.5kV的三相交流电从一台额定容量为565MVA的燃气轮发电机中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进入后级的变压系统。负责人为实践队员详细讲解了整个机组的运行原理,各部分的功能,配套的设备,以及机组启动时并网运行的两种不同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使实践队员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次和更具体形象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电厂中的发电机组均采用氢气冷却,由于氢气具有高热导率,低密度,化学稳定性,绝缘性能优良等特点,在保证高效散热的同时也能降低风阻,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运行稳定性。因此,机组也配备了完整的监测系统和感知系统,以防止氢气泄漏引起的危险。

在GIS车间,队员们了解到这台GIS设备来自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主要包括气体绝缘开关、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装置、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控制与保护装置等。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具有占地面的小,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维护简便等特点。

至此,通过对戚墅电厂生产区的参观,队员们对电机、变压器以及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外,也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实际的生产环境与书本知识内容结合起来,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队员还了解到当前电厂中使用设备的国产化情况,这也激励着队员们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深入探索,为实现攻克核心技术难关,解决重大设备国产化的“卡脖子”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着,实践队员来到戚墅电厂的厂史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同了解戚墅堰发电厂如歌的岁月。从建厂初的平均年发电量0.12亿千瓦时到2016年的70亿千瓦时,从1927年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到支援秋收起义的群策群力,从建国初期时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时的革故鼎新,再到新时代为“两个十五年”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的继往开来,变的是“振华电厂”的旧名、落后淘汰的设备、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而不变的是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的时代精神。百年戚电,与党同行;开创电力戽水的先河,拉响列车电站的第一声汽笛;白色恐怖阻挡不了红色的烈焰,与党同心成为了戚电人的基因;改革奖励制度被毛主席称为“创举”,城市清洁电站为电力行业增添传奇。正是坚定不移听党指挥的不变传承和不忘初心的接续奋斗,戚电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产业风生水起,持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新的活力。

放眼窗外,五彩斑斓的冷却塔,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其下时而急速驶过“和谐号”列车构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既是戚电百年峥嵘岁月的最好诠释,也是常州“文化+新能源”新发展模式的闪亮名片。

实践队上午参观结束后合影留念

下午,实践队员来到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了理想汽车公司的成立历史,企业的核心目标,如今的产业概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车间中,队员们亲眼见证了在短短72秒之间就能把一块块钢板,一个个零件组装成一台整车,深切体会到了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推进力量。实践队员还发现,每辆汽车生产下线之后便立刻进入一系列的测试环节,以保证汽车的质量和性能均能达到标准,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把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汽车测试检验当中,进一步推进产业链的一体化和智能化。

经过一整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既体会到了常州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见证了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掘和体会。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其长久发展的底蕴,回望常州来时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文化繁荣与新能源布局互融共促。常州不断向“新”而行,推动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大步疾行建设“新能源之都”,站在“万亿之城再出发”的启程点上,将大自然的恩赐变为龙城独具一格的秀美风景,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常州智慧和常州力量。

实践队参观结束后合影留念

(图文:马俊杰 朱奕 吴欣雨 段树俊 朱文强 审核:汤陈麟 朱奕 王欣悦 刘欣 网络编辑:李思琦)